考古現場

圓山文化

圓山遺址位於台灣台北市中山區圓山西邊(台北盆地西邊)緩坡,面積約有2.7 公頃,為全台灣最珍貴的史前遺址之一,也是罕見的多文化層遺址,也稱圓山貝塚。依照國際通行辦法,從圓山遺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紀錄統稱圓山文化,也稱貝塚文化,該文化存在時間則約在距今3300 年至2500 年前。

十三行文化

十三行遺址,是臺灣北部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該遺址位於今新北市八里區淡水河出海口交界處的南岸,挖掘出陶器、鐵器、墓葬等各類豐富的史前遺物。該遺址的主人生存於距今約 1800 至 500 年前,在文化上屬於臺灣史前時期的前鐵器時代,是目前臺灣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很有可能是臺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祖先。該遺址被中華民國內政部訂為國家二級古蹟,目前保留遺址面積約一公頃,並在遺址旁設立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第一座縣立(今為新北市市立)考古博物館。

鐵器文化​

臺灣由新石器時代進入以鐵器為主的金屬器的鐵器文化時代,是以十三行文化作為開端。在這個時代重要的文化遺址,包括了十三行文化、番仔園文化、靜埔文化等等,文化時間大約距今兩千年到四百年之間。其中以十三行文化遺址及番仔園文化最具代表性。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鐵渣、礦石、煤以及煉鐵作坊,證實了這個文化的主人不僅已經知道煉鐵的技術,並且在聚落中進行煉鐵,他們的生活型態以農業為主,漁業也相當發達。而且十三行文化的商業行為也十分熱絡,與東南亞及中國大陸都有一定程度的往來,因此在遺址中也發現包括瓷器及中國十陸錢幣等考古資料。

西荷文化

臺灣歷史上的荷西統治時期(1624 年- 1662 年)

荷蘭統治臺灣前後共約 38 年

1624至1662 年臺灣荷蘭統治時期遺留古蹟:熱蘭遮城。

1626至1642 年間臺灣西班牙統治時期遺留古蹟:淡水紅毛城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

文化部為落實「厚植文化力,帶動文化參與」之核心理念,打破過去單點、單棟的、個案式的文化資產保存,提出以「再造歷史現場」為「重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透過結合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方空間治理,整合地方文史、文化科技,並跨域結合各部會發展計畫或各地方政府整體計畫,重新「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深化社區營造,發揚生活『所在』的在地文化」、「以提升文化內涵來提振文化經濟」,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文化保存整體政策,落實文化保存於民眾生活。將古蹟、歷史建築與聚落,納入國家整體空間治理策略,並依此擬定永續性之維運計畫,讓歷史現場回應當代生活,此外,運用新興數位科技引領人們走進多元的歷史記憶,使文化資產加速創意生成。

諸聖堂

西班牙人來和平島,西方天主教信仰也隨著傳教士,進入了和平島,於是在島上建立全台灣第一座天主教教堂兼學校 – 諸聖堂,稱為托多士聖得 (Todos-los-Santos),島上原民凱達格蘭族因是母系社會緣故對天主教信奉的聖母瑪利亞特別的感到親切,西班牙人在雞籠設立學校,課程以天主教理、拉丁語、文藝、神學等本島凱達格蘭族
生活進入西班牙文化影響,開始使用流利的西班牙語、西班牙槍砲、信仰天主教及服裝飲習慣朝歐式村落生活作調整改變。

聖薩爾瓦多城

聖薩爾瓦多城周長共約 400 公尺左右,為下寬上窄堡壘,督軍堅造者為首任雞籠淡水長官伐爾得斯,1626 年至 1634 年之前,西班牙統治者還陸續擴建該堡,於城四周興蓋四座圓形稜堡。1642 年發生雞籠之戰,荷蘭軍隊攻打聖薩爾多城,經過激烈砲擊後,該城僅剩西邊稜堡。1664 年,在南台灣失利的荷蘭人重新轉進北台灣,並修復原城成為北荷蘭城(Noord Holland)。其後在鄭氏王朝鄭經的攻打下,1668 年荷蘭人炸燬北荷蘭城,並自雞籠退卻。聖薩爾瓦多城今日已完全不復見,原址為台灣國際造船基隆廠位於和平島的船塢。

考古成果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中的聖薩爾瓦多考古計畫,委託中研院院士、清大人類學研究所所長臧振華率領西班牙研究團隊,在和平島的兩處停車處預定地進行考古發掘,經過兩次的考古挖掘,除了發掘出修道院的結構外,也發現許多珍貴文物,包含西式皮帶扣、十字架、疑似子彈鐵球、克拉克瓷等西方文物,初步估計年代推進到圓山文化及鐵器時代。另外也開挖出 20 具的遺骨,許多遺骨出土時呈現典型雙手合十頭面向西邊的埋葬方式,初步判斷應該是西班牙的成人。另外還有兩具雙腳綁住,向後以跪, 應該為當地漢人或原住民的墓葬。

你會喜歡